2013年貴州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
為了準確處理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根據貴州省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統計數據,我省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間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項計算標準如下:
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700.51元/年;
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753元/年;
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2585.70元/年;
4、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為3901.71元/年;
5、2012年貴州全省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7448元。
另外,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當事人農村戶口適用城鎮居民賠償標準的界定、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的標準界定、被扶養人生活費等十三項的計算標準都有相關規定。其他行業工資及全省平均工資還未公布,暫時可以按照2012年標準計算。
貴州省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01元
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352.88元
三、農民人均純收入:4145.35元
四、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55.76元
五、貴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3708元/年(2809元/月);(喪葬費15729元)
六、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省內30元/天,特區50元/天。
各行業職工平均工資(2011年與2012年相同)(單位:元)
行業職工平均工資(年/人)
全省平均31458
農林牧漁業19557
采礦業33128
制造業29930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8953
建筑業2603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4188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38493
批發與零售業28297
住宿和餐飲業18932
金融業66565
房地產業23306
租賃與商務服務業22233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30385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22963
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22243
教育31124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31231
文化、體育與娛樂業24805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3126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鄭帥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本科文憑及法學學士學位,曾任重慶銘友律師事務所金融事務部負責人,現任重慶渝宏律師事務副主任律師。該律師曾在長城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江北區聚興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法律顧問,具備豐富的處理復雜、疑難案件的執業經驗,從事律師工作以來,先后為中信銀行重慶分行、重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分行、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華夏銀行重慶分行、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重慶辦事處、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重慶市江津區漢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市兩江新區通盛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提供法律服務。執業期間,主辦、協辦各類重大疑難案件數百件,涉案金額累計10億余元,案件類型涉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刑事案件、公司法務等多個領域。同時并承辦過多項非訴訟法律服務項目。其中,作為主要負責人牽頭辦理中信銀行重慶分行、重慶銀行不良案件催收工作,并承接了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華夏銀行重慶分行、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等多個不良貸款項目清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法律服務經驗
傷殘評定和傷情鑒定有什么不同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020-11-18股東出資是什么,股東出資方式有哪些
2021-03-07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