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法總則全文孳息方面進行了全新的解讀,可能有許多人不明白孳息是什么意思,其實孳息在法律中是代表從原物中額外產生的收益。孳息主要在物權法和債權法中體現,可能在大家的生活中,針對孳息的歸屬權存在著爭議,那么對孳息的相關規定由小編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天然孳息
(一)意義及歸屬
孳息,指原物(物或權利)所生之收益,可分為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稱天然孳息者,謂果實、動產之產物及其他依物之用法所收獲之出產物。出產物包括有機的出產物(如樹木的果實、動物的乳雛),及無機的出產物(如礦山的礦物、石山的石林)。所謂“依物之用法”,學說上向來多認為系指依物之經濟上效用,但最近傾向于做廣義解釋,認為系指依原物之種種使用方法,故牡牛之乳,固為孳息,耕牛之乳,亦不例外。就上述例題言,甲于梨山辟地種植果樹,果實為天然孳息;設甲于種植果樹之際,掘得金礦,或將采取果實制成罐頭,金礦或罐頭均非依原物之用法所收獲之產物。
(二)對未分離天然孳息的強制執行
天然孳息與原物分離后,成為獨立之物(動產),得為強制執行的客體。有疑問的時,對尚未分離的天然孳息,可否為強制執行?1940年院字第1988號解釋謂:“未與土地分離之甘蔗、稻麥,雖因其未土地之構成部分,不得單獨為不動產物權之標的物,然將來與土地分離時即成為動產,執行法院于將成熟之時期予以查封,并于成熟后收獲之,而為拍賣或變賣,自無不可。其執行既以將來成為動產之甘蔗、稻麥為標的物,即應依對于動產之執行程序辦理。”可供參照。值得注意的時,“強制執行法”第53條第1項第5款規定未與土地分離之天然孳息,不能于1個月內收獲者,不得查封。異言之,天然孳息,能于1一月內收獲者,即將成熟,已可獨立為交易對象,得為查封。
二、法定孳息
孳息,可分為天然孳息及法定孳息二種,已如上述。稱法定孳息者,謂利息、租金及其他因法律關系所得之收益。此之所謂法律關系,系指一切法律關系,包括法律行為及法律規定而言。所謂收益,指以原本(物或權利)供他人利用而得指對價,利息與租金最為普通常見,法律特列示之。專用專利權之租用費,系利用原本所給與之報酬,亦屬法定孳息。在前述例題,甲之繼承人丙將農場出租于丁,為期10年,租金每年50萬,此項租金系因租賃契約而生之收益,即為法定利息。
三、抵押權與孳息
(一)抵押權與天然孳息
第836條規定:“抵押權之效力,及于抵押物扣押后由抵押物分離之天然孳息。”天然孳息未分離時,未抵押物之成分,當然未抵押權效力之所及,一旦分離,已為獨立之物,是否為抵押權效力所及,不無疑問。
(二)抵押權與法定孳息
第864條規定:“抵押權之效力,及于抵押物扣押后抵押人究抵押物得收取之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非以扣押抵押物之事情,通知應清償法定孳息之義務人,不得與之對抗。”如前所述,抵押人戊得收取自丙受讓抵押物所有權之日起對丁之租金,故抵押權之事情通知丁,而丁向戊清償租金時,丁免其責任,丑仍得基其抵押權對戊行使優先受償之權利。
通俗的來給大家解釋就是,如果物品在物權轉移之前產生的孳息,由轉移之前的持有人所有,物權轉移之后,物品產生的孳息,則由轉移之后的持有人所有,但是如果在先前雙方進行了約定,那么還是按照約定來進行分割。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司法解釋三
2020-12-13律師能做遺囑執行人嗎
2021-03-14合同約定時間內未付款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2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