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法律制度中,憲法的地位是最關鍵的,里面規定了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制度,并對公民的權利作出了規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各自事情都得遵守法律法規。那么,憲法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這一點在憲法里面有明確規定,權利主要有選舉、監督等,下面我們來跟隨小編了解下吧。
一、憲法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有:
1、公民的平等權。即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即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國家保護。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
5、公民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
公民的基本義務主要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利益;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
二、公民和人民的區別是什么?
1、范疇不同:公民是與外國人相對應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內容。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2、范圍不同:我國公民范圍比人民范圍更廣一些。
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一切公民權利并履行全部義務;公民中的敵人則不能享有全部權利,也不能履行某些義務。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個體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體的概念,可以落實到某個人的身上;人民所表達的是群體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人民作為一個集合概念,則無以指向任何一個人。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人民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綜上所述,憲法是基本法律,任何法律法規的制訂和修改,都得在憲法的基礎上進行。憲法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有很多,公民有選舉權、監督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擁有人身自由。當然,公民的義務也要履行,維護國家安定,遵紀守法,愛護公眾財產并且依法納稅等。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實習期簽訂兩年合同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0-11-13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