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規定我國公民的監督權的內容主要包括:
(1)批評、建議權。
批評權是指公民有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批評意見的權利;建議權則指公民有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權利。我國公民可以通過新聞報刊、來信來訪、座談討論會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來行使批評、建議權。
(2)控告、檢舉權。
控告是指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進行揭發和指控的權利。檢舉權是指公民對于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向有關機關揭發事實,請求依法處理的權利。兩者的共通之處在于:都是同違法失職行為作斗爭。
區別有二:
一是控告人通常是直接受到不法侵害的人,而檢舉人則不一定與事件有直接關系;
二是控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要求對違法失職行為進行處理,檢舉則多為出于正義感和維護公共利益的目的。
公民行使控告權和檢舉權可通過如下途徑:
①對違法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提出;
②對違反政紀的行為,向主管單位、上級單位或監察機關提出;
③對國家機關的違法決定,向同級國家權力機關或者上級國家權力機關提出;
④對國家機關中黨的組織或黨員的違法犯罪行為,向同級或上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提出。
(3)申訴權。
申訴權是指公民的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作出的錯誤的、違法的決定或裁判,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而受到侵害時,有向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我國公民的申訴權主要在下面兩種情況下行使:一是公民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其上級機關或者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要求改正或者撤銷原決定;二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當事人、被告人及其家屬或者其他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至向國家權力機關提出申訴,要求前兩個單位改正或者撤銷原判決或裁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督權對于我們公民來說真的是特別重要,可以更好的監督執法人員在辦案的過程中正確使用職權,公民的合法利益才會受到更好的保護,所以,一個國家的和平離不開一個國家的憲法,只有憲法才能夠更得民心,也才能使我國的社會更好的發展。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