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規定勞動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的勞動權,是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勞動并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取得報酬的權利。勞動權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權利,也是其他權利的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勞動的性質不同于舊社會,公民不僅為個人生活而勞動,而且也是為國家和集體而勞動。從國家方面來 說,人民政府應該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并為勞動者提供安全生產的保障。從公民對國家方面來說,公民參加勞動,也是在為國家和集 體創造物質財富,國家富裕了,公民個人的生活才能得到根本的物質保障。因此,公民積極參加勞動,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項應盡的光榮職責。
二、憲法中關于勞動權和勞動義務的具體說明
憲法中規定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
憲法中規定第四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憲法中規定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憲法中規定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勞動權簡而言之,即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參與社會勞動和領取相應的報酬的權利。勞動權是獲得生存權的必要條件。沒有勞動權,生存權利也就沒有保障。 勞動權是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既然是一種權利,那么存在權利人的同時也必然存在義務人,在勞動權的權利義務關系中,權利人是公民,而義務人則是國家,這是一種憲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和民法上說的勞動關系不同。
所以,憲法不僅規范了民眾的勞動權,并且能夠依據勞動權獲取相應的報酬。還規范了勞動的義務。如果不規范勞動義務和勞動權利的話,民眾就會喪失勞動的動力,以及勞動的秩序。所以,勞動權和勞動義務是需要且必要的。
勞動能力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勞動能力鑒定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字體二次創作算侵權嗎
2021-01-28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