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權解釋憲法的是哪個部門?
我國有權解釋憲法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解釋體制是指國家法律解釋權限劃分的制度。我國的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權為核心和主體的各機關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釋體制的基本含義是,在法律解釋的權限上,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解釋權,其目的和任務是對“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法律規范進行解釋,行政解釋、司法解釋的目的和任務在于解決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在三種解釋的關系上,立法解釋是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的基礎;在法律解釋的效力上,立法解釋的效力最高,其他國家機關對法律的解釋效力低于立法解釋。
二、憲法的原則
資產階級
(1)人民主權原則
主權觀念最先由法國的波丹提出,后來盧梭創立了人民主權學說。
(2)人權原則
(3)法治原則
(4)權力制約原則
近代分權學說是英國洛克首先倡導而由法國孟德斯鳩所完成的。
社會主義
(1)人民主權原則
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2)基本人權原則
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從而確立了基本人權原則。
(3)法治原則
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也成為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4)權力制約原則或民主集中制原則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三、憲法
憲法(constitution)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我國的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法律,不僅會規范公民的行為,同時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同時憲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行健全和改變,那么我國能夠修改憲法的部門也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他的任何部門和機關沒有權利去更改。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遇到城中村拆遷時,我們該做些什么準備
2021-03-15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被拆遷人通過什么途徑表達利益訴求
2021-01-21有戶口未必能獲拆遷補償
2021-02-06廣州舊城改造方案,補償高標準令各方均能受益
2021-02-23拆遷還房有公攤嗎,如何計算
2020-12-24房子要拆遷不能過戶怎么辦
2020-12-09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21桂林征地補償多少錢一畝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