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中的法治原則是什么?
憲法中的法治原則主要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同時國家的法律也應獲得普遍的服從。要推進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一切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過的新《黨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則這一重要原則。十五大報告提出了:“以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特別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修改憲法,在《憲法》第5條中增加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在憲法上正式確立了法治原則。
其他基本原則:
一、人民主權原則:
人民主權原則也稱主權在民原則,意思是指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屬于人民。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但在社會主義憲法中,人民主權原則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人民主權原則是近代以來全球范圍內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現代民主制度的理論基石,它已為一切民主或自詡為民主的國家所認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權原則的思想發展極為復雜,各國對其基本內涵理解不一,故而相應的制度表現形式也相差甚遠。
人民主權原則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內涵,而是存在著作為"抽象原則"的人民主權原則和作為"具體原則"的人民主權原則的思想分野。對原則采取的不同的理論取向自然是特定歷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進入"革命后社會"的國家卻有必要對以往非常態下的制度選擇重新加以思考。
二、基本人權原則:
人權,即作為一個人應具有的權利。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國家一貫致力于維護和保障人權。從《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到《1982年憲法》,雖然沒有直接使用"人權"一詞,但基本人權原則和人權的具體內容,則直接反映在憲法所確認和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之中,而且在實踐中始終把生存權和發展權放在首位。
生存權是第一人權,是其它人權的基礎。在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解決了公民的生存權問題,這在人權發展史是個杰出的貢獻,其根本原因無疑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確認與保障了人權。同時,民族的發展權在我國也得以充分實現,這對我國民族的興旺和繁榮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權力制約原則:
在社會主義國家,權力制約原則表現為議行合一,即權力統一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原則。這一社會主義的憲法原則是由巴黎公社所創建而為后來的社會主義憲法具體化,它在理論上確認國家權力的不可分割性,在實踐中以人民代表機關作為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它并不排斥行使國家權力的各部門之間的分工,但以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權作為主導,一切國家機關向人民的代表機關負責并接受它的監督。另一方面,這一原則并不排斥平衡與制約,而是在國家權力的統一和人民代表機關屬于主導地位前提下的平衡與制約。
我們國家的憲法中為了讓其他的法律能夠按照其設定的軌跡運行就設定了基本的原則,而法治原則主要是要求所有人的機關和公民都必須按照原則上的精神進行建設法律通行的社會,只要是人們的行為都應該以法律要求的標準進行而不能違背法律。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應承擔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17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