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定義是什么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3月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內容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的發布進一步規范了我國公民的各種社會行為,對加強社會穩定和公民之間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應當嚴格遵守民法總則上關于社會生活的各種行為規范,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的條款,避免造成違法犯罪活動而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給自身的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災難。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鑒定標準和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09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征地和房屋拆遷按國家正規標準賠償是多少
2020-12-29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如何認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