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發,所有其他的法律都是以憲法為基礎產生的,都不可以違背憲法,即憲法是我國的最高法。憲法作為最高法律是對于一些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進行規定的,具體詳盡的需要其他法律作為補充,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內容、效力、制定的程序以及監督的方式不同。
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是:
1、內容不同。
憲法作為一個國家隊的根本法,它確立了一個國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公民的基本權力和基本義務、國家機關與公民之間的的關系。憲法與法律之間的關系、憲法實施的保障機制等等。法律、法規在內容上也涉及憲法所規定的各個方面的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但是,法律、法規必須以憲法是有關規定為基礎,不得與憲法規定相抵觸。
2、效力不同。
我國現行憲法第五條第三款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作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任何法律、法規必須基于憲法而產生,法律、法規的內容應當符合憲法的要求或者法律、法規的內容與憲法的規定相抵觸時,為了維護憲法作為根本法的權威性,應當宣布有問題的法律、法規違憲。
3、創制程序不同。
憲法創制一般需要經過特殊的程序。從制定憲法的過程來看,憲法制定者應當是屬于一個國家統治階級的人民,憲法制定權也只能屬于人民,任何國家機關或者個人都無權制定憲法。人民制定憲法的方式通常表現為一部新的憲法的制定必須由一個國家所有符合條件的公民參與議論、提出立憲的建議,然后通過特殊的程序予以通過。
4、監督、調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作為根本法的憲法一般是由憲法制定者直接來監督實施。在具體監督實施憲法的實踐中,憲法往往將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授予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或者是專門的國家權力機關。因此,在憲法實施的實踐中,為了保障憲法的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只有憲法明確授予享有憲法監督權的國家機關或者是特定的主體才可以有權監督憲法的實施。
其他的非授權主體只能在履行自身職責的過程中承擔保障憲法實施的意務,而不能代替憲法制定者來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當中,憲法自然是法律體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其他法律是由他產生對它負責并手它監督的關系,可以說憲法是母法二普通法律則是子法,在具體的操作中如果有其他法律違背憲法的,那么這個法律也是無效的,憲法的層次顯然更高些。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法律援助中心的最新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22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