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侵權責任的規定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二、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
(一)侵權損害賠償
侵權損害賠償,是指加害人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侵害,依法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害的民事責 任。損害賠償是最主要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侵權損害賠償遵循以下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對全部損失予以賠償。 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但全部賠償原則應受損益相抵、過失相抵規則等的限制。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銷,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應由損害額內扣除所受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 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2、 財產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的賠償方法,不能以其他方 法為之。
(二)停止侵害
是指侵害人終止其正在進行或者延續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排除妨礙
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權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實現的客觀事實狀態。
(四)消除危險
消除危險,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為或者物件引起的現實存在的某種有可能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緊急事實狀態。
(五)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侵害人將其非法占有或者獲得的財產移轉給所有人或者權利人。
(六)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是指使受害人的財產恢復到受侵害之前的狀態。適用此種責任形式的條件有二:一是可能性,即受損害的財產在客觀上 具有恢復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受損害的財產須有恢復原狀的必要。
(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是指加害人在其不良影響所及范圍內消除對受害人不利后果的民事責任。恢復名譽,是指加害人在其侵害后果所及范圍 內使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曾受損害的狀態。消除影響是侵害人格權如隱私權、肖像權的民事責任;恢復名譽則專屬于侵害名譽權的 民事責任。
閱讀完這篇文章后,相信讀者已經對民法總則侵權制度的具體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如果您對如何運用民法總則侵權制度來維護自身權益還不清楚,那么可以咨詢律霸,我們的專業律師團隊可以幫助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民法總則全文
最新侵權行為法全文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可以自行調查取證嗎
2020-12-20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