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與隱私權概念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目前隱私權在我國法律上還未完善,依然還是個爭議的話題。
二、隱私權的特征
(1)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業法人的秘密(實際上即商業秘密)。商業秘密不具有隱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本質屬性。
(2)隱私權的客體包括個人活動、個人信息和個人領域。
(3)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據隱私權的特征,就目前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
(2)隱私利用權。
(3)隱私維護權。
(4)隱私支配權。
三、隱私權被侵犯后如何起訴?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網絡信息時代想要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好像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人肉搜索的這種方式,把陌生人的信息查的清清楚楚。發生這樣的狀況當然和國家對隱私權的保護力度不夠是有關系的,民法總則只簡單提到保護隱私權,但如何保護隱私權只字未提。
民法總則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出售出入境證件罪怎么處罰
2020-12-26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