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修正案九》當中對受賄罪的量刑標準作出了新的修改,而一般情況下要是認定行為人構成了受賄罪的話,自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處罰,但有些時候卻有可能面出于受賄犯罪之人的刑事處罰。那究竟受賄罪免除刑事處分的情形有哪些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受賄罪免除刑事處分的情形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1、《刑法》第六十七條:“ 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p>
2、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印發《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十二、關于正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問題:在從嚴懲處受賄犯罪的同時,對于具有自首、立功等情節的,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p>
免于刑事處罰困難,緩刑可以爭取。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一)犯罪行為使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二)沒有退贓,無悔改表現的;
(三)犯罪動機、手段等情節惡劣,或者將贓款用于非法活動的;
(四)屬于共同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數罪的;
(五)曾因經濟違法犯罪行為受過行政處分或刑事處罰的;
(六)犯罪涉及的財物屬于國家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情節嚴重的。
則肯定要滿足了法律中規定免于刑事處罰的情形才可以,不然法官中在判刑的時候也是沒有自由裁量權可以決定對罪犯免于刑事處罰的。另外,受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實際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也是需要結合具體的犯罪數額、情節才行。
?斡旋受賄與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有哪些不同點?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