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事件,加之當今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使用人群廣,一旦造成不良影響,隨即飛速傳播,所以,相關部門非常重視此類部門的界定及處理。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學習下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最新界定及處罰程序。
一、界定。
信息網絡具有兩種基本屬性,即“工具屬性”和“公共屬性”。人們把信息網絡作為獲取信息、買賣商品、收發郵件的有效途徑,說明信息網絡具有“工具屬性”。同時,信息網絡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平臺,是現實生活的延伸,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解釋》第五條結合信息網絡的兩種基本屬性,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兩種基本行為方式。
《解釋》第五條第一款針對的是把信息網絡作為“工具”,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對他人隨意辱罵或者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構成尋釁滋事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信息的迅速擴散、不易徹底根除等特性,借助網絡辱罵、恐嚇他人,社會危害性更甚。《解釋》將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上述行為明確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有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增加網絡“正能量”,維護公共秩序,符合法律規定的精神。
二、處罰。
《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網絡空間屬于公共空間,網絡秩序也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網絡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已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全體網民的共同責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網絡惡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引發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應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隨著法律法規的健全,國家對于利用信息網絡尋釁滋事的界定及處理有個更加規范的規定,如果遇到相關事件,應根據的具體情況和具體事件,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或者有關法律部門,進一步對事件的解釋和處理工作進行詳細了解。
尋釁滋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尋釁滋事罪最高判幾年
尋釁滋事罪定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到三無產品怎么投訴
2021-03-08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