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個人有財產可贈
在改革開放前,我國經濟發展緩慢,富裕程度不高,居民的私有財產較少,個人將私有財產無償贈送他人的現象幾乎不存在。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及快速發展,居民逐步富裕起來,客觀上存在有財產(包括房產)可贈。
二是相應的稅收法規不健全
到目前為止,我國個人將財產無償贈送他人,接受方需繳納哪些稅款,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現有的個人所得稅法規中,只有個人取得的所得用于對外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才可將捐贈額全部或部分扣除;但必須是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規定的對象進行捐贈,否則不得扣除。個人轉讓財產,只有在扣除其成本和相關稅費有余額時才繳納個人所得稅,否則也不繳納。而營業稅的現行規定中,只有單位將不動產無償贈與他人才視同銷售,需繳納營業稅和其他相關稅費,而個人將不動產無償贈與他人并沒有視同銷售的規定。因此,需要健全這方面的稅收法規。
“依法對正常的贈與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打擊非法的偷稅逃稅行為是出臺該項政策的主要目的。”**博士說。
東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金-哲碩士提出,國家對個人無償贈與住房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個人贈與行為進行限制。在個人財產中,房產占其較大的比重,將其贈與公益事業或是其他的社會福利機構屬于國家鼓勵的范圍。而個人之間的贈與屬于財產轉讓,國家必定要對隨意贈與行為進行限制。
對個人無償贈與住房征收個人所得稅,近期著眼是為了對存量房產征稅做鋪墊,而遠期則是為以后我國實行遺產稅政策做“前鋒”。目前,我國有關稅法規定只是對交易房產征稅,對存量房產征稅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這樣就會導致極個別的房產多的個人將房產贈與親戚朋友,在法律意義上轉移到朋友的門下,而實際上房產的所有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樣就鉆了對存量房產征稅的“空子”。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到了有關遺產稅的問題,遺產稅的開征指日可待,而伴隨著遺產稅勢必也就涉及到贈與稅的問題,遺產稅是在公民死亡之后征的稅,而有人可能在生前就會把遺產轉讓出去,如果這種情況不征稅,那么國家的這部分稅收就流失了。我國在遺產稅方面還是空白,國家要鼓勵對公益事業的捐贈,也定會涉及到遺產稅的開征,遺產稅也是成就慈善事業發達的因素之一。
正常捐贈者利益不會受損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財產是可以繼承的。因此將房產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的人免稅;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的免稅。那么除此之外的個人之間的無償贈與都要征稅,是否損害了捐贈者的利益?**博士認為,此舉不會損害正常捐贈者的利益。因為在法規出臺后且比較完善的情況下,捐贈者的捐贈行為是在預先確定的前提下進行的,屬于自愿行為,所以就談不上有利益的損害。當然,相關部門可根據受贈的對象不同,確定征稅還是不征稅,既使征稅也應該有稅率高低的差別。“這樣就能保護正常捐贈者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沒到期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2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