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可以視為父母的贈與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法上的贈與是一種交易行為,交易必須有雙方當事人,且雙方當事人具有行為能力和意思表示能力。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如果受贈子女是未成年人,按一般常規應由這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接受贈與,并與贈與人訂立贈與合同。但如果受贈人不是接受其他人而是自己父母的贈與,那么贈與人與接受贈與人皆為未成年人的父母,從而產生自己與自己發生民事法律行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可能發生合同法上的效力而成立贈與。
未成年人可不可以買房
社會上以未成年人名義購房的現象并不少見,那么,買房作為一種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未成年人作為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有權作出呢?
未成年人不包括16周歲至18周歲以自己勞動收入作為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完全平等,因此,所有公民,不管其年齡、性別、信仰及精神狀況,他取得權利(包含所有權)的能力都是平等的,任何人無論他有否正常思維作出判斷,其均有權獲得所有權,因此,未成人可以購房,其購房后取得的房屋所有權依法得到保護。
由于購房在我國目前社會生活中屬于比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涉及金額較大,且購房合同內容涉及法律關系較復雜,因此,未成年人購房的所有行為都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一般在購房合同及房地產登記部門頒發的房地產權證上,不僅記載著房屋所有權人,即未成年人的姓名,且記載著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但法定代理人并不因此享有房屋所有權。
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并不一定是父母贈與,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長輩贈與等等,父母也不能夠獨占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對于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認定或是處理的具體方式跟要求等等,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