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可以視為父母的贈與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法上的贈與是一種交易行為,交易必須有雙方當事人,且雙方當事人具有行為能力和意思表示能力。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如果受贈子女是未成年人,按一般常規應由這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接受贈與,并與贈與人訂立贈與合同。但如果受贈人不是接受其他人而是自己父母的贈與,那么贈與人與接受贈與人皆為未成年人的父母,從而產生自己與自己發生民事法律行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可能發生合同法上的效力而成立贈與。
未成年人可不可以買房
社會上以未成年人名義購房的現象并不少見,那么,買房作為一種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未成年人作為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有權作出呢?
未成年人不包括16周歲至18周歲以自己勞動收入作為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完全平等,因此,所有公民,不管其年齡、性別、信仰及精神狀況,他取得權利(包含所有權)的能力都是平等的,任何人無論他有否正常思維作出判斷,其均有權獲得所有權,因此,未成人可以購房,其購房后取得的房屋所有權依法得到保護。
由于購房在我國目前社會生活中屬于比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涉及金額較大,且購房合同內容涉及法律關系較復雜,因此,未成年人購房的所有行為都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一般在購房合同及房地產登記部門頒發的房地產權證上,不僅記載著房屋所有權人,即未成年人的姓名,且記載著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但法定代理人并不因此享有房屋所有權。
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并不一定是父母贈與,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長輩贈與等等,父母也不能夠獨占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對于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認定或是處理的具體方式跟要求等等,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走私貴重金屬罪辯護詞
2020-12-20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