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在贈與合同中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1、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2、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3、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債權轉讓可否撤銷
我國法律規定與《國際保理慣例業務規則》規定分歧較大,亦應引起業界的足夠重視。
《規則》規定于此情況下分兩種情形作不同處理:
1、第8條第2款,即如果在貨物裝運前獲得不利的資信報告,進口保理商有權單方面撤銷已發生效力的單筆或綜合信用額度下的債權轉讓合同,但該撤銷必須及時通知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對于出口商收到撤銷通知后的所有發貨所產生之債權均有撤銷效力。
2、進口保理商在征得出口保理商同意前提下可以不利資信以外的理由撤銷已受讓之合同債權,此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
撤銷權是債權人的一種,如同任何一種權利的行使都必然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圍一樣,撤銷權也必然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圍。《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這里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單個的債權人,他只能以其個人所有的債權數額為限申請撤銷權。比如說如果債權人只有五十萬元的債權,那就只能對債務人無償或低價處理的五十萬元財產的行為行使撤銷權。不能再對其他處分財產的行為行使撤銷權。第二種情況是多個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他們行使撤銷權時也應該以各自的債權為限。如果債權人所處分的財產是不可分物,又有幾個債權人同時或先后行使撤銷權時,可以分別立案,并案審理。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六百六十三條 【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及其行使期間】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可實行撤銷權的贈與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我國法律規定與《國際保理慣例業務規則》規定分歧較大,亦應引起業界的足夠重視。在贈與合同中受贈人符合上文所述條件的,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