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老年報》今年5月30日(第1465期)第六版《一個特殊家庭里發生的故事》一文報導,1967年、葉*芹(女,時年24歲)因同情李-玉瑩(女,時年33歲)在文革中因“家庭歷史問題”受迫害又離婚的悲慘遭遇,而與李共同生活。二人姐妹相稱,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應李的請求,葉終生未婚。文革后,1992年,李單位動遷,二人共同出資,以李的名義買下現住房并進行了裝修。1998年二月,李因心臟病猝死。喪事辦完后,李的女兒范*紅(離婚時隨父親生活,成年后與李取得了聯系,但在外省工作,未與其母李共同生活)起訴葉,要求葉搬出現住房,由范繼承房產及房屋里的其它財產。
范*紅的律師認為沒有證據證明葉與李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所以范是李財產的唯一合法繼承人。法律雖然不能干涉葉-李二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但也不保護他們之間的關系。
依據法律,葉*芹老人真的要被范*紅掃地出門嗎?
筆者認為,處理本案有三個焦點,一是李、葉二人的人身關系如何,這一“特殊的家庭”能否認定為法律上的“家庭”;二是她們共同生活期間的財產是否屬于共同財產;三是葉*芹能否分得李-玉瑩的遺產。
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但由于現行《婚姻法》對家庭并沒有從法律上作出界定,新的《家庭婚姻法》又尚未出臺,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家庭”目前還缺乏法律依據。查《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8年版),“家庭”詞條的定義為:“以婚姻和血統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親屬在內。”依據這一定義,筆者認為,家庭至少要有以下兩方面的法律特征:
第一,組成人員必須是親屬,具體來說:
組成人員有婚姻關系,或者是以婚姻為紐帶的關系,如岳父母、姑舅、繼父母子女等,即姻親;
組成人員有血緣關系,包括非婚生子女、異父或異母兄弟姐妹,即血親;
組成人員有收養關系,如養父母子女(在《收養法》生效后,還必須符合該法規定并辦理了收養手續),即擬制血親。
第二,組成人員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扶養關系。
以上兩方面的法律特征中,第一方面的特征為家庭的本質特征,是構成家庭的充分條件。第二個特征是建立在第一個特征基礎上的,是構成家庭的必要條件。所以,那些諸如由同性戀者共同生活,和沒有親屬關系的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社會單位”,相互間即使形成了扶養關系,如《紅燈記》中李-玉和的三口之“家”,在法律上也是不能認作家庭的。因此,本案中李、葉二人雖然長期共同生活,且相互間形成了扶養關系,盡管可以被人叫作“特殊的家庭”,但仍舊不能算是法律上的家庭。具體來看,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