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生前可以處分屬于自己的遺產,處分自己的遺產可以采取生前訂立遺囑和遺贈兩種方式。
1、遺囑,根據《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法定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遺囑可分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口頭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等五種形式。
①公證遺囑。根據《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公證遺囑由立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我國公證機關設有市、區、縣級公證處。
辦理公證遺囑一般是由立遺囑人親自到公證機關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不能委托別人代辦。遺囑人已有書面遺囑的,經審查認為遺囑人有行為能力,遺囑內容真實、合法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合法利益并表達了立遺囑人本人的真實意思,便予公證證明。對于口頭遺囑,公證人員如實記錄后,認為內容合法,經向立遺囑人宣讀,認定無誤后,由立遣囑人和公證員簽名,注明年、月、日,加蓋公證機關公章,公證遺囑即為有效。如立遺囑人年老有病,可以請求公證機關派公證員前往立遺囑人所在地辦理。立遺囑人要在兩名公證員面前,親自在遺囑上簽名蓋章。
經立遺囑人申請,公證機關可代立遺囑人保管遺囑。遺囑人應繳納公證費及保管費。
公證遺囑具有法律約束力。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②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并證明年、月、日即為生效(《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立遺囑人在書寫遺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年處分的財產只能是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對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財產,無權處分;共有財產只能處分自己享有部分,最好是公家確定其個人應得的一部分。
第二,法定繼承人中如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或者胎兒未出生的,應為他們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以保證他們基本生活的必需。
第三,遺囑可以擬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個或數人繼承。
③代書遺囑。如果立遺囑人年老有病或不會書定,可以委托他人代書。根據《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代書遺囑應由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代書人及見證人必須由與立遺囑人無利害關系的人擔任。該遺產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合伙人等不能作為代書遺囑的見證人。律師可以作為見證人。
代書遺囑格式與自書遺囑同,但代書人、見證人在見證的遺囑上要簽名或蓋章。
2、遺贈。根據《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是遺贈人生前設立死后才生效的法律行為。在內容上與遺囑有許多相同要求。如遺贈人必須是有行為能力的人,必須是遺贈人的真實意見表示,不得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利益,不能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并可附有義務條件等。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根據這條規定:
①遺贈人有權要求受遺贈人履行某種義務;
②履行義務是取得遺產的前提;
③受遺贈人不履行義務,無權接受遺贈。
有些孤寡、病殘的老年人為了保證他生前有人照料,死后喪葬有人料理,采取與受遺贈人(包括具體組織和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辦法。如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受遺贈人不能享受遺贈的權利。遺贈人也要償還受遺贈人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遺贈書與遺贈扶養協議格式和寫法,與遺囑及贍養扶助協議基本相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16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