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分割有哪些原則要遵循
1.在遺產的分割順序上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這就是說,在分割遺產時,首先應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中的拉指辦理,無遺囑時才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定分割。
雖然被繼承人立有遺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1)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贈的;
(2)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3)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4)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5)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2.在遺產分割的基本精神上,體現互助團結、權利義務相一致和對未成年人或生活困難的繼承人給予照顧的原則。
就遺囑繼承而言,法律除對繼承喪失作了明確規定外,強調遺產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就法定繼承而言,法律要求繼承人本著互助互諒、和睦團結的精神分割遺產,并規定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但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而有撫養義務和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3.在遺產的處理上,貫徹充分發揮遺產實際效用原則。
我國《繼承法》第29條第一款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中的房屋、生產門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遺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公民個人擁有的生產資料日益增多,在企業中的投資比例逐漸加大,遺產分割往往既直接關系到繼承人的實際利益也會奪某些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這就要求繼承人努協調遺產的處理與生經營需要之間的關系,以有利于穩定經濟秩序,捉進生產發展。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可以依法轉移給他人的個人合法財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產,遺產只存在于由繼承開始到遺產處理結束前這段時間之內。公民生存時所擁有的財產不是遺產,只有在他死亡之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喪失,遺留下來的財產才能成為遺產。遺產處理之后,已經轉歸承受人所有,也不再具有遺產的性質。作為遺產的財產是一個不但包括所有權、債權、等的財產權利,也包括債務那樣的財產義務,即它是一定的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的統一體。繼承不僅關系到繼承人的利益,而且關系到被繼承人的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一種制度,必須對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債權人雙方提供平等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涉外婚姻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10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