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憑受賄人的供述認定行賄嗎?
不能的;《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且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如果只有行賄人的證言沒有受賄人的供述或其他證人的證言證據是不能定罪量刑的。
二、行賄的判刑標準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和公職人員的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犯罪對象是公務人員個人。
(二)、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
1.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
2.用錢財收買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
3.違反國家規定,給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
4.數額較大。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行為人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本罪在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賄人對于自己行賄行為的目的、性質都十分清楚,但為了謀取私利而仍然為之的故意行為。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行賄目的
第一類是有資格得到、應該得到的合法的利益,如果不行賄就得不到,或被拖延、被克扣;
第二類是沒有資格得到、不應該得到的非法利益,如果行賄就能夠得到,或能夠變相地得到;
第三類是介于兩者之間,如果行賄就能夠得到,或更快、更多地得到,如果不行賄就得不到,或得到的慢、得到的少。
不管是哪一類,控制權和主動權都掌握在受賄的一方。從解決問題的源頭追溯,制度設計必須著眼于制造賄賂機會的受賄方。
綜合上面所說的,有受賄的存在就會有行賄罪的存在,對于行賄也不能只憑受賄人的供述而來進行判決,一般法院在進行處理的時候都會對任何的證據或者是證供進行反復的偵查,只有與案件相符合才能拿來使用,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江蘇省受賄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單位受賄罪如何量刑的?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