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編看來,聚眾斗毆是指以一群人為單位,聚在一起打架,在不是故意的前提之下,將其他人造成傷害,但是,故意傷害就是指故意對他人造成傷害,二者雖然都是對別人造成傷害,但是存在本質上的差別,那么,故意傷害與聚眾斗毆有什么區別?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聚眾斗毆罪與故意傷害罪區別
刑事審判實踐中,對一些群毆或互毆案件的定性,經常令到法官在聚眾斗毆罪和故意傷害罪之間舉棋不定,其原因在于這類案件的各個構成要件正處于兩罪的交叉,致使法律適用的困難。
查閱目前大量的注釋類刑法書籍,沒有發現關于區分兩罪界限的便于操作的解釋。比如,我們試圖從主觀方面去尋找些端倪:有觀點認為聚眾斗毆罪“一般是為了爭霸一方搶占地盤,或者為了報復他人,或者為了尋求刺激等公然藐視國家法紀和社會公德的犯罪動機。”① 還有觀點認為“行為人在思想上已經喪失了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是非榮辱標準已被顛倒”,② 等等,都是把犯罪動機當作主觀方面來表述。
這些看法實質是執法者對行為人的心理評價,強調的是行為人在斗毆過程中對道德義務的認知。事實上,當我們結合具體案件去觀察在斗毆目的支配之下的行為人,很難判斷其斗毆當時的動機有多少成份是“傷害”,又有多少成份是“藐視國家法紀”。
一般來說,聚眾斗毆罪與故意傷害罪最顯而易見的區別在于侵犯客體的不同,即,普通的斗毆行為,僅僅是侵犯一個或數個被害人個體的身體健康權和生命權,以故意傷害歸罪;而聚眾前提下的斗毆行為,不僅侵犯被害人的健康權和生命權,其聚眾行為和斗毆行為還分別或共同侵犯了社會的公共秩序,因而刑法以聚眾斗毆罪特殊規范。但是這種特殊的規范又不是貫以始終的,刑法第292條第二款規定,聚眾斗毆罪在斗毆結果是輕傷或沒有傷害結果時,比較故意傷害罪屬于重罪,而當聚眾斗毆結果致重傷和死亡時,又轉化為故意傷害罪的第234條和第232條處罰。這種轉化關系說明兩罪并沒有天然的界限,只是立法者的側重不同:輕傷結果以下側重保護公共秩序,重傷死亡結果時側重保護人身權利。
可見,聚眾斗毆罪保護的是雙重客體,故意傷害罪保護的是單一客體。不過要想借此作為司法審判中劃界的圭臬,卻無濟于事的,因為通常的斗毆行為都必定對社會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侵犯,某一具體的斗毆行為侵犯的究竟是單一客體還是雙重客體,確實存在難以廓清的模糊地帶。
不然,國家不會分別對兩種行為做出規定,不管是聚眾斗毆,還是故意傷害,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因此,我們應該與他人之間和睦相處,遇到事情不要激動,沉著冷靜應對,不要給彼此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影響家庭幸福。
故意傷害罪律師會見筆錄怎么寫?
故意傷害罪賠償多少錢
故意傷害輕傷二級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