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獲尋釁滋事案的證據標準是什么?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的證據包括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這些證據要由公訴人收集。
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四十九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二、尋釁滋事罪認定
本罪與非罪的區分
根據本條的規定,尋釁滋事罪,必須是行為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犯罪。對于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尋釁滋事行為,只能以一般違法行為論處。我們認為,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于情節嚴重應該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進行分析: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國家的各項法律也在不斷的健全和發展,如果公民做出了違反規定的行為,也將會收到司法機關的處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許多年輕人在處理事情上過于沖動,會選擇通過暴力的手段來解決,所以也會導致發生一些人身傷害事件和破壞社會秩序治安。
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差別
尋釁滋事罪定罪量刑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農村拆遷賠償金的算法
2021-02-19拆遷房產糾紛產生的原因
2021-02-08在南京拆遷安置房能出售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