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造謠會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造謠,給社會造成嚴重后果的,會受到刑法處罰,被判處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疫情期間,公民應當遵守當地政府的規定和制度,如果存在造謠的行為,顯然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來進行合法的處理,對于相關行政處罰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起訴處理。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婚以后再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8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