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哄抬物價認定標準是什么?
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用商品、防護消毒商品,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果蔬、畜禽產品等食用農產品,米面油等食品,交通費等一律不得漲價。凡漲價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哄抬價格”定性查處。疫情期間哄抬物價的處罰是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二、對哄抬物價進行行政罰款的流程是什么?
(1)立案調查
調查和取證是行政機關對于立案處理的案件,為查明案情、收集證據而依法定程序進行的專門活動,是行政處罰的核心程序。調查取證應當遵循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在調查取證時可以進行抽樣取證和先行登記保存;調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執法人員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詢問當事人、證人應當制作詢問筆錄;在必要的時候,行政機關可以對當事人本人或者與案件有關的場所進行檢查,進行檢查應當制作檢查筆錄;為取得證據而進行現場勘查勘驗的,也應當制作現場勘驗筆錄;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執法人員應當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回避。
(2)審查決定
實際上,在疫情爆發階段,類似于口罩,消毒用品等這些確實也有過哄抬物價的不少案例,但即便商家哄抬物價,在這樣的一個特殊階段,可能很多日用品及必用品都根本就買不到,不過消費者不能因為買不到對商家哄抬物價的做法就不聞不問,完全可以投訴。
價格欺詐投訴標準是什么
遭遇價格欺詐怎么維權?
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幾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普通家庭財產險有哪些種類
2021-03-04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