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順位繼承人被別人取走錢怎么辦?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從上面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解決的途徑有1.自行協商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是依照前后的順序來進行解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環境超標如何舉證
2021-03-16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