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法意見中繼承時間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
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
二、我國繼承的方式有哪些
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有哪些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扶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遺產分配順序。
三、如何區分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
1、繼承的依據不同。
法定繼承是指按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的繼承。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法定繼承是按法律規定的范圍、順序來進行的。而遺囑繼承則是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
2、確定繼承份額的標準不同。
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
3、繼承人的范圍不同。
遺囑繼承人必須是屬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而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因為在遺囑繼承中,根據財產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遺囑繼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遺產,這要取決于遺囑的內容。
4、繼承的優先性不同。
我國實行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則。也就是說,對公民個人遺產的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按法定繼承。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適用調解嗎
2021-03-16一妻多夫制是真的嗎
2021-01-25簽了拆遷協議后什么時候可以拿到補償
2021-02-03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