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法律特征是怎樣的
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而孫子女、外孫子女則不是當然的法定繼承人。然而,作為一種平衡措施,我國繼承法所確立的代位繼承制度,則賦予了孫子女、外孫子女在其父或母先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死亡的情況下,享有對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遺產的法定繼承權。由于代位而取得法定繼承權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實質上成為了被繼承人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
那么,孫子女、外孫子女的這種法定繼承權是依據是什么呢?思索這個問題并進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代位繼承制度的實質。在理論上,對這個問題曾有過兩種主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代位人的繼承權來源于被代位人的繼承權;與之大相徑庭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代位人的繼承權并不是來源于被代位人的繼承權(被代位人根本就不享有繼承權),而是來源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對前一種觀點,筆者不敢茍同,而傾向贊同后一種觀點。
首先,從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法律特征來看,被代位人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并沒有繼承權。
代位繼承制度作為法定繼承的一部分,作為對法定繼承的補充,不同于其他繼承制度(如轉繼承等)。它有著其自身固有的特點,表現為(1)必須是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2)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以及(3)先死亡的被繼承人的子女必須有晚輩直系血親,亦即被代位人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等。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被代位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享有繼承權,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剝奪。這種繼承權只是一種期待權,是法律賦予公民在一定情勢下實際享有繼承權的一種資格,是公民現實地享有繼承權的前提和依據。公民的這種繼承期待權,要轉化為現實的既得權即實際享有繼承權,還必須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實的發生,也就是被繼承人的死亡并且留有合法的個人財產。
從代位繼承制度來看,被代位人是被繼承人的子女,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其生前應享有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然而,據前文所述,這種繼承權只是一種期待權而不是既得權。這是因為在被代位人生前始終沒有發生被繼承人先于其死亡的法律事實,而恰恰相反,對被繼承人享有繼承權的被代位人卻先于被繼承人死亡了。按照《繼承法》“繼承在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的規定,那么,被代位人對被繼承人的繼承期待權,在其死亡時仍未轉變成繼承既得權,而始終處于期待的狀態,這正是代位繼承不同于轉繼承之所在。
我們知道,在轉繼承中,被轉繼承人是后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并且是在繼承已經開始,被繼承人的遺產尚未實際分割的時候死亡的。那么,被轉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期待權業已由被繼承人的死亡這一法律事實的發生,而轉化成了繼承既得權。也就是說,被轉繼承人已經實際上享有被繼承人遺產中屬于其應當繼承份額的所有權。只是在遺產沒有具體分割之前,被轉繼承人同其他繼承人一起對所有遺產共同享有所有權(即共有權)而已。明確地說,被轉繼承人已經在生前現實地享有了繼承既得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已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記發生沖突如何處理
2021-03-24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