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證回避的情形包括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人員應當自行回避:
1、是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2、與本公證事項有利害關系。是指辦理公證事項的結果與公證人員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響。
3、與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正確辦證的。
二、中國公證機關辦理下列公證行為:
②證明法律行為以外的法律文書: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書均可公證證明,書面形式的法律行為也是法律文書。
③證明法律事實:凡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均可公證證明。法律事實分行為和事件兩類:行為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公證證明法律事實主要是證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實的發生與人們意志無關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件,如死亡。
④證明非爭議性事實:某些事實并不一定發生法律后果,但為避免日后可能發生爭議,亦得公證證明。如證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證明親屬關系。
⑤對于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⑥證據保全:在當事人提起訴訟之前,出現了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當事人為準備將來進行訴訟的需要,可以申請公證處采取措施,保全證據。
⑦保管遺囑、保管文件。
⑧辦理與公證行為有關的輔助性工作,代當事人起草申請公證的文書。
⑨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國際慣例辦理其他公證行為。
三、公證效力是怎樣的
一切公證行為都產生證據上的效力。
①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②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于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于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于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③債權文書,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并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要想成為公證人員,自然也是需要先符合了一定的條件。而在辦理公證事項的時候,考慮到實際情況的不同,有些時候需要公證人員回避,也就是不參與此次公證事項的辦理,以免出現違法、違規等操作,影響到最終的公證結果,這樣會對當事人利益造成不利。
并未公證遺囑有效力嗎?
沒公證的遺囑兩年作廢是否真實?
離婚協議公證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