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通行證等。代理人還應提交委托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人在國外或在港澳臺地區的,委托書應經當地公證機構或我國司法部授權的機構、人員公證證明。
2、被繼承人和已經死亡的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死亡證明一般應由公安部門或被繼承人死亡時所在的醫院出具。
3、被繼承人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銀行儲蓄單、記名股票等。
4、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一般應由繼承人或被繼承人所在單位(或人事檔案保管單位)根據其檔案記載出具,證明的范圍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包括公證、自書、代書、錄音、口頭等形式的遺囑。
6、公證人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如遺囑見證人的證明材料、遺產清單、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聲明書或證明材料、人民法院宣告被繼承人死亡的判決書等。
房產繼承的條件
一、繼承應當在被繼承人(在房產繼承中就是遺留下房產的人)死亡后才能發生。這是繼承的首要條件。有的房產所有權人為了避免繼承人在日后可能會因爭奪房產而產生糾紛,在生前就將房產權交給繼承人,如分給某個或各個子女,這也是合法的行為,但這不是繼承,因為這時繼承還沒有開始,而是生前的贈與行為。
二、繼承遺產的人應當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就是依照法律的規定能作為繼承人的繼承人。這是繼承的第二個條件。被繼承人如果立下遺囑,將房產指定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是捐獻給國家、集體,這也是被繼承人處分遺產的方式,但這不是繼承而是遺贈。
三、遺產應當是被繼承人生前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這是繼承的第三個條件。有的房產是共有的,如常見的夫妻之間的共有,當一方死亡以后,并不是所有的房產都成了遺產。這時,應當先將房產進行產權分割將屬于被繼承人配偶的份額(除有約定者外,一般應分出房產份額的一半)分割出來以后,再對遺產進行繼承。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了吧,公證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活動,對于自己繼承權有法律上的保障。然后在遺產中對于房產的繼承才有合法繼承的權利。有不清楚的人一定要多多進行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廣州盜竊罪刑事辯護律師
2021-01-07通常房間的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4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