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通行證等。代理人還應提交委托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人在國外或在港澳臺地區的,委托書應經當地公證機構或我國司法部授權的機構、人員公證證明。
2、被繼承人和已經死亡的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死亡證明一般應由公安部門或被繼承人死亡時所在的醫院出具。
3、被繼承人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銀行儲蓄單、記名股票等。
4、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一般應由繼承人或被繼承人所在單位(或人事檔案保管單位)根據其檔案記載出具,證明的范圍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包括公證、自書、代書、錄音、口頭等形式的遺囑。
6、公證人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如遺囑見證人的證明材料、遺產清單、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聲明書或證明材料、人民法院宣告被繼承人死亡的判決書等。
房產繼承的條件
一、繼承應當在被繼承人(在房產繼承中就是遺留下房產的人)死亡后才能發生。這是繼承的首要條件。有的房產所有權人為了避免繼承人在日后可能會因爭奪房產而產生糾紛,在生前就將房產權交給繼承人,如分給某個或各個子女,這也是合法的行為,但這不是繼承,因為這時繼承還沒有開始,而是生前的贈與行為。
二、繼承遺產的人應當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就是依照法律的規定能作為繼承人的繼承人。這是繼承的第二個條件。被繼承人如果立下遺囑,將房產指定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是捐獻給國家、集體,這也是被繼承人處分遺產的方式,但這不是繼承而是遺贈。
三、遺產應當是被繼承人生前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這是繼承的第三個條件。有的房產是共有的,如常見的夫妻之間的共有,當一方死亡以后,并不是所有的房產都成了遺產。這時,應當先將房產進行產權分割將屬于被繼承人配偶的份額(除有約定者外,一般應分出房產份額的一半)分割出來以后,再對遺產進行繼承。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了吧,公證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活動,對于自己繼承權有法律上的保障。然后在遺產中對于房產的繼承才有合法繼承的權利。有不清楚的人一定要多多進行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