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執行期限一般是多久?
根據《仲裁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當事人可以向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年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申請執行的期限延長到了兩年。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準。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因此,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判決規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而法院一般應在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執行完畢。
二、申請仲裁執行條件
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仲裁裁決已經生效。
2、超過了仲裁裁決規定的履行期限。仲裁裁決的生效時間,有幾種情況:
(1)、民商事仲裁,一裁終局,做出裁決即生效。
(2)、一裁終局的勞動仲裁案件,如果用人單位是義務人,用人單位不履行,勞動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勞動者是義務人,勞動者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天內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則仲裁生效。
(3)、非一裁終局的勞動案件,應該履行義務的一方未在規定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訴,則仲裁生效。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仲裁的結果只要是決定了結果,那么作為雙方的當事人就應該要在合法的期限之內進行履行其義務;如果一方不合法的履行,或者是延遲,那么另一方就可以申請強執制行,所以,做錯了事就要及時的改正,不然自己的法律責任就會加重。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主要有什么程序
法院可不予執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無效能否撤訴
2020-12-04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