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執行期限一般是多久?
根據《仲裁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當事人可以向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年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申請執行的期限延長到了兩年。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準。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因此,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判決規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而法院一般應在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執行完畢。
二、申請仲裁執行條件
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仲裁裁決已經生效。
2、超過了仲裁裁決規定的履行期限。仲裁裁決的生效時間,有幾種情況:
(1)、民商事仲裁,一裁終局,做出裁決即生效。
(2)、一裁終局的勞動仲裁案件,如果用人單位是義務人,用人單位不履行,勞動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勞動者是義務人,勞動者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天內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則仲裁生效。
(3)、非一裁終局的勞動案件,應該履行義務的一方未在規定期限向人民法院起訴,則仲裁生效。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仲裁的結果只要是決定了結果,那么作為雙方的當事人就應該要在合法的期限之內進行履行其義務;如果一方不合法的履行,或者是延遲,那么另一方就可以申請強執制行,所以,做錯了事就要及時的改正,不然自己的法律責任就會加重。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主要有什么程序
法院可不予執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