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仲裁裁決的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1)必須有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國內仲裁裁決和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管轄法院有所不同。如果是國內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則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具體由哪一級別的人民法院執行,法律沒有作出明文規定,一般說來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各高級人民法院有特別規定的,應按照各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通知辦理。如果是涉外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必須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執行書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申請執行書應寫明:申請執行的事項和理由、被申請執行人拒不履行義務的事實和依據、需要執行的標的物的名稱、數量及所在地、被申請執行人的經濟狀況和可供執行的財產狀況。另外,申請執行人還應當提交據以執行的仲裁裁決書以及人民法院認為必須提交的其他材料。
(3)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
因此,當仲裁裁決生效后,一方當事人未在裁決書規定的期間內履行義務的,則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予以強制執行。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后,人民法院應當執行。依法執行有效的仲裁裁決,既是人民法院的權力,也是人民法院的義務。
二、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
所謂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是在執行程序開始后,由于出現某種特定的原因,從而暫時停止執行程序,等到這種特定原因消除之后,再決定執行程序是否繼續進行的制度。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中止執行。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人民法院認定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我國法律上對于仲裁裁決執行相關情況是有明確的規定的,特別是對于相關事項的認定上,還應當由司法機關對是否符合仲裁解決的條件進行認定,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處理和認定,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進行合法的認定。
不予執行涉外仲裁裁決的情形有哪些?
法院可不予執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的不同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