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仲裁裁決的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1)必須有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國內仲裁裁決和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管轄法院有所不同。如果是國內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則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具體由哪一級別的人民法院執行,法律沒有作出明文規定,一般說來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各高級人民法院有特別規定的,應按照各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通知辦理。如果是涉外仲裁裁決,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必須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執行書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申請執行書應寫明:申請執行的事項和理由、被申請執行人拒不履行義務的事實和依據、需要執行的標的物的名稱、數量及所在地、被申請執行人的經濟狀況和可供執行的財產狀況。另外,申請執行人還應當提交據以執行的仲裁裁決書以及人民法院認為必須提交的其他材料。
(3)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
因此,當仲裁裁決生效后,一方當事人未在裁決書規定的期間內履行義務的,則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予以強制執行。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后,人民法院應當執行。依法執行有效的仲裁裁決,既是人民法院的權力,也是人民法院的義務。
二、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
所謂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是在執行程序開始后,由于出現某種特定的原因,從而暫時停止執行程序,等到這種特定原因消除之后,再決定執行程序是否繼續進行的制度。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中止執行。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人民法院認定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我國法律上對于仲裁裁決執行相關情況是有明確的規定的,特別是對于相關事項的認定上,還應當由司法機關對是否符合仲裁解決的條件進行認定,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處理和認定,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司法機關進行合法的認定。
不予執行涉外仲裁裁決的情形有哪些?
法院可不予執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的不同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企業工齡工資能取消嗎
2020-12-27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分公司取消合并報稅怎么處理
2020-12-14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