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法定情形有當仲裁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存在錯誤的,或者是明明不具有相關的管轄權,卻硬是做出了這樣的一種仲裁裁決,是可以進行一個撤銷的,這是我們國家勞動仲裁法當中的第44條所明文規定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法律依據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附第47條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國家普通老百姓對于勞動仲裁這樣一種專業機構還是比較了解的,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覺得去民事訴訟比較麻煩,那么又不能夠達成一致,所以就通過這樣的一種仲裁裁決來執行。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時間是多久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五根肋骨骨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怎么解除公司股東身份
2020-11-29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