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仲裁委裁決在哪個法院?
勞動仲裁委裁決不是在法院,是當地的勞動仲裁機構。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仲裁和訴訟的區別
1、管轄權取得不同。民事訴訟為法定管轄,及法律規定管轄確認,或者合同約定管轄。仲裁必須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則必須要有仲裁協議,即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或糾紛發生前、糾紛發生后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2、審理不同。訴訟案件的審判庭由法院指定,不能由當事人選擇,開庭審理一般公開進行,只有某些涉及國家機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仲裁案件,除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選定仲裁委員會、約定仲裁庭的組成人數外,當事人有權選定仲裁員,審理案件一般不公開進行,以有利于保守當事人之間的商業秘密和維護其商業信譽。
3、監督程序不同:我國法院實行兩審終審制,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確有錯誤,可適用審判監督程序。我國仲裁委員會則實行一裁終局制,并適用司法監督程序。
三、應當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范圍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總之,如果確認是勞動仲裁的話,對勞動仲裁裁決沒有爭議的情況下,跟民事法院就沒有什么關系了,一般也是當事人自覺按照勞動仲裁裁決書上的內容履行相應的義務,不需要由法院去監督執行。所以還是有些人沒有區分清楚仲裁和訴訟的區別。
申請仲裁員回避的程序是怎樣的?
仲裁解決證券糾紛基于哪些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按城鎮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
2021-01-27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