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申請執行的管轄法院規定是什么?
仲裁裁決申請執行的管轄法院規定是按照《民事訴訟法》當中的201條規定,應當由一審人民法院或者是同級被執行財產所在地的法院來進行一定的執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依據該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案的調解書、裁決書,屬于“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依上述引用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之規定,其執行管轄法院應為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3、 被執行人住所地,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法人以它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在訴訟實務中,若被執行人是單位,并且該單位的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等身份證書上已注明住所的,也可向該住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后的效力問題
1、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下發,并不代表裁決書已經產生法律效力。一方或者雙方都不服的,可以依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訴訟的等待法院審理。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持裁決書向被執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2、附:《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仲裁裁決的一個最終的結果是非常的重要的,當然有一些人員對于仲裁裁決并不執行,所以此事還是要求法院來進行強制執行。在此過程當中,必須要了解哪些法院能夠管轄,所以應當是由財產所在地管轄法院。
一方不執行生效仲裁裁決怎么辦
怎么申請撤銷涉外仲裁裁決
國際貿易法概述仲裁裁決的執行如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