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仲裁裁決不予執(zhí)行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17條之規(guī)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zhí)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枉法裁決行為的。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60條之規(guī)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zhí)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guī)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證據是認定事實的基礎而認定事實又是劃分責任,確定各方權利或義務的前提。證據不足就不可能做到認定事實清楚,事實不清就不可能正確地劃分責任及確定權利義務。仲裁員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枉下裁斷,很可能錯誤地認定了案情,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分配與應當出現的情況出現很大的誤差。這樣的裁決不可能準確、公正,因此可以不予執(zhí)行。這項規(guī)定使得法院不僅僅囿于對仲裁的程序進行審查,而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審查的范圍。這一項規(guī)定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及對涉外仲裁裁決不予執(zhí)行的理由里所未曾提到的。應當說這種理由的設立,一方面增大了法院的權力和負擔,另一方面也給仲裁過程帶來了壓力。
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方法,因為現在訴訟的壓力很大,所以大部分的法學家都提倡多元的解決糾紛,所以仲裁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仲裁和勞動仲裁容易發(fā)生混淆,勞動仲裁適用于勞動糾紛。
法院可不予執(zhí)行哪些仲裁裁決書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簽訂兩年合同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0-11-13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
2020-11-18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yè)術語有哪些
2021-02-1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xù)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