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補貼是繼承的范圍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補貼屬于繼承范圍。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產包括以下財產:①自然人的合法收入;②自然人的房屋和生活用品;③自然人的林木、牲畜和家禽;④自然人的文物、圖書資料;⑤法律允許自然人所有的生產資料;⑥自然人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⑦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財產,主要是指各種票據、證券以及履行標的為財產的債權等。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的定義】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但下列財產不能作為遺產來繼承:①承包經營權,承包經營權本身不能作為繼承的客體,但承包所得收益在繼承人死亡后可以作為遺產繼承。若承包人希望繼續承包的則應根據合同或法律的相關規定辦理變更合同手續。②與人身有關的和專屬性的財產權。③國有資源使用權以及宅基地使用權。
在認定遺產的范圍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一是要區別被繼承人的遺產與共有財產。遺產只能是死者的個人合法財產,當繼承人為財產共有人之一時,機場開始后應將其份額從共有財產中分割出來作為遺產加以繼承,既不能將全部共有財產作為遺產來繼承,也不能將共有財產中的遺產部分忽視。繼承法中明確規定: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財產,除有約定外,應當先將夫妻共同財產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為給繼承人的遺產。二是區分被繼承人的遺產與保險金、撫恤金。對于保險金,如果保險合同指定了受益人的,則由受益人取得保險金;保險合同未指定受益人的,則保險金可以作為遺產加以繼承。對于撫恤金,如果是職工、軍人因公死亡、生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死亡后,由有關單位按規定給予死者家屬而產生的,具有對死者家屬的經濟補償性,不能作為遺產。有關部門發給因公傷殘而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軍人的生活補助,歸個人所有,這類撫恤金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能夠進行繼承的應當屬于合法收入生活用品以及圖書資料等,如果是補貼的話,得到的錢是能夠進行繼承的,但是補貼的這個權利不能夠得到繼承,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的效力
2021-02-11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