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決錯誤可以申請撤銷嗎?
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仲裁裁決適用法律錯誤是不能申請撤銷的,以下情形可以申請撤銷裁決
(一)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枉法裁決的行為
仲裁員在仲裁案件的過程中非法索要或非法接受當事人財物或其他不正當利益,仲裁員為了謀取私利或為了報答一方當事人已經或承諾給予自己的某種利益而弄虛作假,仲裁員在仲裁案件時,顛倒是非甚至故意錯誤適用法律,都是仲裁過程中的嚴重的違法行為。這些行為必然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和裁決,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作出的仲裁裁決應當予以撤銷。
(二)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
一方當事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如果隱瞞了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且不為他人所掌握的證據,那么仲裁庭對事實的判斷,對是非的認定和對責任的劃分等等,就會與實際情況不相符,那么由此所作出的仲裁裁決必定會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不公正的結果。所謂“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是指直接關系到仲裁裁決的最后結論的證據,這些證據通常與仲裁案件所涉及的糾紛或爭議的焦點或重要情節有著直接的聯系,同時這些證據也直接影響著仲裁庭對案件事實的正確判斷。因此,在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情況下所作出的仲裁裁決應當被撤銷。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庭是由3名仲裁員組成,還是由1名仲裁員組成,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仲裁員應當由當事人選定或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只有當事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約定仲裁庭組成方式或者選定仲裁員時,才由仲裁委員會依照職權指定。當仲裁庭的組成違反了仲裁法的規定,則由該仲裁庭所作出的仲裁裁決應予撤銷。
仲裁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如果仲裁機構沒有按照仲裁程序規則所規定的期限將全部文件或材料送達雙方當事人,或者當事人未能在仲裁程序中獲得充分的陳述或辯論的機會,或者有關仲裁員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未予回避等等,均是違反仲裁程序的做法。在違背法定仲裁程序基礎上所作出的仲裁裁決,屬于法定被撤銷的理由。
(四)仲裁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證據是仲裁庭查明案件真實情況,分清是非,確定雙方當事人的責任界限并作出仲裁裁決的根據。當事人必須向仲裁庭提供真實的證明;如果當事人提供了偽造的證據,必定會影響仲裁庭對案件事實作出正確判斷,從而會影響仲裁裁決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因此,以偽造的證據為基礎作出的仲裁裁決應予撤銷。
(五)仲裁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
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必須是仲裁協議確定的事項,仲裁機構也只能就仲裁協議范圍內的爭議事項作出裁決。如果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超出仲裁協議約定的范圍,而仲裁機構仍予受理并作出裁決,或者雖然當事人確定了申請仲裁的范圍,但仲裁機構所作出的仲裁裁決超出了當事人的請求的范圍,則此仲裁裁決也應予撤銷。
我國仲裁法規定了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仲裁。如果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事項違反了此條規定,并且當事人依據此仲裁協議將本不能提交仲裁的爭議事項提交仲裁,那么,仲裁機構以此為基礎作出的仲裁裁決應予撤銷。
(六)沒有仲裁協議
仲裁協議是當事人自愿將他們之間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書面文件,是當事人申請仲裁和仲裁機構受理當事人的仲裁申請的前提和基礎。對于沒有仲裁協議而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更不能對案件作出裁決。如果仲裁機構對沒有仲裁協議的糾紛案件予以受理并作出了裁決,則違反了當事人自愿的原則,該仲裁裁決也就是違法裁決,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此裁決。
仲裁員為了謀取私利或為了報答一方當事人已經或承諾給予自己的某種利益而弄虛作假,仲裁員在仲裁案件時,顛倒是非甚至故意錯誤適用法律的,可以申請撤銷仲裁
關于仲裁,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救濟方式。仲裁分為兩種,一種是勞動仲裁,還有一種就是普遍意義上的仲裁,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只是勞動糾紛必須先申請勞動仲裁才可以起訴。
涉外仲裁裁決的撤銷該怎么做
執行仲裁裁決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勞動仲裁裁決書和調解書的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俊楠,遼寧天同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以409分成績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本溪市第一名)持有律師執業證,中級經濟師,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工作認真負責,法學理論功底扎實,思維嚴謹周密,工作期間,代理大量重大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為中國信達遼寧分公司、沈陽華晨專用車有限公司、遼陽志誠房地產有限公司、天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龍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交融國際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高田三七種植有限公司提供訴訟爭議解決服務。還曾作為主要牽頭人承辦某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化解項目(項目進行中),該項目涉及前期盡調,后期訴訟的全流程風險化解作業,涉及爭議近100億元,已經為客戶挽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申請再審,律師費是否另算
2021-01-09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方法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2-25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農村建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