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糾紛可以仲裁嗎?
1、知識產權糾紛可以仲裁,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行政爭議不能裁決;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2、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申請仲裁的條件之一是有仲裁協議,如果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有約定仲裁協議的,可以申請仲裁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
(一)被侵權的知識產權必須具備有效性
這一要件也即被侵犯的知識產權必須是在我國申請的,并且已經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核實與批準。知識產權的有效時間必須不能過期,也不能是正在進行申請的而尚未批復的,或者已經被知識產權局的復審委員會所宣布失效的。以上的有效性若不具備,則不能進行知識產權侵權的訴訟。
(二)侵權行為務必清晰界定
這一要件也即原告方必須對侵權方的行為進行詳細說明,并能夠提供充足的證據證明侵權行為的發生。事實上,我國知識產權有關法律已對這一要件進行了詳細規定,并指出了侵權行為的種類及不能算作是侵權行為的事件。
(三)侵權行為必須是以營利性為目的,而不以營利性為目的的侵權行為則應視情況而定。
根據規定,如果以營利性為目的使用一項知識產權,在使用方必須獲取所有者的許可,否則,則構成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因此,營利性為目的也是知識產權侵權的主要構成要件之一。
(四)侵權行為的發生必須是由侵權方的主觀過錯所致。
這一要件認為,無論侵權方的主觀過錯是有意性還是自身失誤所致,都應對知識產權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如果侵權方能夠證明這一行為的合法性也可以不負賠償責任,但仍需要承擔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等侵權的民事責任。
仲裁、訴訟都是可以選擇的處理知識產權糾紛的辦法,由于選擇仲裁途徑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故此在司法實踐之中,大部分的主體都是采用的訴訟方法。知識產權糾紛也屬于民事糾紛,受害者若是能夠與侵權者協商達成一致的,那么也不必采取法律途徑維權。
知識產權糾紛的解決方法
如何正確解決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
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