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仲裁違約金稅前扣除是可以的嗎?
1、經濟仲裁違約金稅前扣除是可以的,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但不包括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和訴訟費。
2、《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法規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
3、違約金稅前扣除不需要申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二條、第三條的規定,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各類墊款、企業之間往來款項)等貨幣性資產,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失(以下簡稱實際資產損失),以及企業雖未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但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和本辦法規定條件計算確認的損失。
支付違約金不屬于財產損失范圍,不需要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也不需要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二、違約金是否流轉稅屬于應稅行為的界定
1、未發生增值稅、營業稅應稅行為情況下的合同違約金涉稅分析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依照條例規定繳納增值稅。
《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只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依照條例的規定繳納營業稅。
營改增相關法規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服務(以下稱應稅服務)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應當按照本辦法繳納增值稅,不再繳納營業稅。
判斷合同違約金是否屬于流轉稅的應稅行為,主要看違約金是否依附著應稅行為而附加收取,對于納稅人在未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營改增應稅服務的情況下收取的違約金,不屬增值稅征稅范圍,不征收增值稅;對于納稅人在未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的情況下收取的違約金,不屬營業稅征稅范圍。即因預期違約和根本違約,無論是合同哪一方收取的違約金,均不屬于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應稅行為,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2、已發生增值稅、營業稅應稅行為情況下的合同違約金涉稅分析
對于增值稅、營業稅應稅行為已經發生,只是合同締約方未能完全履行合同條款而產生的違約金,應當視一下情況進行涉稅處理。
由于購貨方或者購買服務方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供貨方或服務提供商向付款方收取違約金,應當作為價外費用繳納增值稅或者營業稅,依據如下: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有些單位或者個人在與其他民事主體簽署合同之后,并不會按照約定履行合同之中的義務,此時不可避免的會給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彌補損失的方式之一是需要支付違約金,對方在獲得違約金之后,是需要納稅的。
想用支付違約金而拒絕履行合同,這種做法可行嗎
延期交房違約金過低怎么辦?
借款合同違約金利息能否共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