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日喀則律師 沭陽律師 新鄭市律師 無極縣律師 德興市律師 宜都市律師 平山縣律師 煙臺律師 義馬市律師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行政不作為現象逐漸增多,那么,行政不作為的救濟也要相應而出。行政不作為的救濟途徑都是具體有哪些呢?接下來,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行政不作為以及其救濟途徑的一些內容。
一、行政不作為的概念
行政不作為是相對行政作為而言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的行為。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行政不作為主體必須是負有法定作為義務的行政主體。它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第二、行政主體必須負有法定作為義務。它包括依職責產生的法定義務和依職權產生的法定義務。第三、行政主體具有履行該法定義務的能力,但故意或過失不作為。第四、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表現為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或者沒有完成一定的程序行為。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及主要救濟方式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于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于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范機制的構筑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于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
三、現階段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主要救濟方式
我國行政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對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的系統研究較為匱乏,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才逐步趨向成熟。同時憲法規定了廣泛的公民權利,具有了較完善的公民權利理論,國家開始遵循福利的或給付行政的理念,在社會保障方面積極立法,建立了行政不作為訴訟制度和國家賠償制度。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及制度的成熟和完善,直接關系到現行社會條件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公共權益受保護的程度,更是監督行政機關積極行使職權,減少行政不作為違法現象的強有力后盾。目前在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確認違法。對于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如果無必要或無可能責令行政主體繼續履行, 或者行政主體由于時機不成熟不能履行義務得到行政相對人理解時,只能確認其不作為違法。如果僅涉公共利益,確認違法后不存在賠償損失問題。而涉個人利益時,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2、責令履行。在有履行的必要或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責令履行讓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義務。有學者認為,應該責令行政主體履行程序和實體上的雙重義務,如果只讓其履行程序上的義務,則如果行政主體仍不履行實體上義務,則可能給當事人造成重復起訴的訴累。但是此觀點存在一定爭議,因為行政主體如何作為屬于其應有的權力而且行政訴訟中行政不作為的審查更多應是程序上審查,一般不涉及實體審查。
3、賠償損失。如果行政不作為確實給相對人造成了損失,無論是否責令履行,都應責令行政主體賠償。因為“令行政機關履行必須執行的法定義務,只是防止違法行為繼續發生侵害,受害人如果過去受到損失,并未因此得到補救,這時就要發生政府和官員對法律行為的賠償問題”。 對于無履行必要或可能等不能責令行政主體履行但確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行政不作為,則在確認違法的基礎上予以賠償無疑是最好的救濟。
四、完善我國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制度的建議
1、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在我國,由于受傳統“個人利益中心論”的影響,無論是行政復議還是行政訴訟都以保護相對人的個人利益為目標,因而可予復議和訴訟的救濟范圍只限于直接損害特定個人利益的行為,而并不將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包括在內。
實質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統一的,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公共利益作為共性存在于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之中,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是作為共性的公共利益的特殊表現形式。因此,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如果該個人利益中包含著公共利益,則從本質上可以說是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而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如果某個相對人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則也可以說是其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害。可見,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與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某個公民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同樣也有權請求復議和訴訟救濟。在我國,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主要依賴于行政監督來約束和糾正,但行政監督部門有時并不能發現這種行為,或并不愿意、并不能有效地對該行為予以監督。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做法,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通過列舉的方式逐步拓寬對此類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范圍,通過修改《行政訴訟法》,由法律特別規定侵害公共利益不作為的范圍和種類。
2、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目前我國的《行政訴訟法》排除了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使得行政主體的抽象行政不作為遠離法律的規制之外,顯然有悖于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司法審查范圍的國際趨勢。抽象的行政不作為主要發生在行政立法領域中,是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立法職責的行為,所以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救濟僅限于立法救濟和行政救濟。根據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命令、批示、決定和規章;鄉、民族鄉、鎮的人大有權撤銷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違法或當的決定和命令。這說明,如果行政機關不及時依法修改與上級法律規范相抵觸的普遍性行為規則,有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依法予以撤銷。但這些畢竟是一種非經常性的救濟,且只能是部分的救濟。從實際情況看,這些救濟形同虛設。抽象行政不作為一般表現為針對公眾或公共事務,所以它涉及到的不是某個人的利益,而是眾多人的利益。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將其納入到行政復議和訴訟救濟的范圍,從而使之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濟。
3、將行政復議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行政復議不作為,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不予復議的行為。盡管《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此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起訴的對象卻是原具體行政行為,因而行政復議不作為本身并不受司法審查。在行政復議中,一項復議申請將引起行政復議機關裁決是否受理、審查復議案件和作出復議決定等一系列行政程序性活動。行政復議機關對這些程序活動的最完整履行就構成作為的行為;反之在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范圍內,每一過程的未完成、未終了都可能將其視為不作為。復議機關的種種不作為行為在實踐中大量存在,其潛在危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復議終局的情況下,一旦復議機關不作為,幾乎可以致申請于投訴無門的境地。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的行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確認違法、責令履行、賠償損失是我國現階段的行政不作為的救濟途徑,但也要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行政不作為什么意思,有哪些內容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行政不作為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