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拘役時間是多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與其它犯罪事實的認定界限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首先,妨害公務罪指向的對象是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指向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其次,妨害公務罪的方法必須是用暴力、威脅的方法,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要求用這種方法。但是,在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往往表現為司法工作人員到現場強制執行判決、裁定時(如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強制搬遷時),當事人用對執行人員實施暴力的方法阻礙執行,這既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務的特征,通常認為,對執行人員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礙執行判決、裁定,因此,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更為恰當。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的界限
當事人以暴力阻止司法工作人員執行判決、裁定,其暴力程度應以造成輕傷害為限度,如果行為人在抗拒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將執行人員或協助執行人員打成重傷甚至殺害的,則應按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處理。
(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提出申訴的界限
當事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依法具有提出申訴的權利。有些當事人在提出申訴時不冷靜,可能會對有關執行機關的人員發生頂撞,只要他未抗拒執行判決、裁定的,就不能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如果是因為原判決失當或者當事人客觀上確有困難,致使判決無法執行的,不能對當事人定罪,而應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原判決作適當改變。如果由于執行人員執行手續不完備,態度蠻橫粗暴等工作錯誤而導致當事人制執行判決、裁定的,也不宜對當事人定罪。而應在糾正執行人員工作錯誤的基礎上再執行判決、裁定,對于行為人只是消極地不執行判決、裁定或者抗拒執行情節輕微的,也不應作為犯罪處理的,而應先行教育,進而可強制執行。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行為,顯然是不履行當事人的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造成的違法行為而定。公民在被法院判決后,應當主動積極的履行相關法律責任和義務,拒不執行的應當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判決。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1-02-10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