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何處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主體認定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主體為特殊主體,主要是指有義務執行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l64條和第77條的規定,對判決、裁定負有協助執行義務的某些個人,也可以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暴力抗拒人民法院執行判決、裁定,殺害、重傷執行人員的,依照本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定罪處罰。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實施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對該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裁定,而故意拒不執行,如果確因不知判決、裁定已生效而未執行的,或者因某種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實際困難而無法執行的,因為不屬于故意拒不執行,所以不構成犯罪。至于行為人故意拒不執行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這并不影響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
對于犯罪嫌疑人存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應當由法院根據實際的違法后果來進行判決處理,一般情況下,對于財產賠償拒不執行的,還可以由法院根據實際來進行強制執行處理,而對于嚴重違法行為,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租賃物正常使用損壞承租人要賠償嗎
2021-03-01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