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期限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依據刑法的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或者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追訴的時效最長是經過十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常見的誤區
1、認為優先償還他人欠款而未履行法院判決確定的義務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上述觀點可以被認為是被執行人最普遍的心態。被執行人多數認為自己經濟來源有限,無法全部償還債務,在眾多債務中,認為債權具有平等性,償還個人其他債務而非法院判決確定的債務,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觀點的誤區在于未能正確認識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本罪侵犯的犯罪客體具有雙重屬性。
2、認為部分履行能力是沒有履行能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要件其中之一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但對于何為有能力履行并不明確。對于有部分能力履行是否屬于有能力履行有所爭議。在財產執行中,該問題尤其突出,有能力執行是指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既包括可供全部執行的財產,也包括可供部分執行的財產。
3、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犯罪主體僅包括被執行人
對于該罪的犯罪主體,多數人認為僅僅對判決確定的義務人即被執行人具有約束力。通過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內容可以看出該罪的犯罪主體不局限于判決確定的義務人。
拒不執行判定裁決是公訴案件也是自訴案件。在人民法院接收申請人申請后,會在七天之內給申請人回復,符合條件的人民法院會進行立案處理,對于不符合條件的人民法院會駁回,并告知駁回的理由,自己根據人民法院的提示進行修改還可以僅需報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糾紛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2021-03-24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