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中駁回上訴用判決還是裁定?
行政中駁回上訴都會利用判決的方式處理。提起上訴,首先要提交上訴狀,不能口頭起訴。上訴狀必須用鋼筆書寫,通常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姓名。如果是公民,應寫明該公民的姓名;如果是法人,應寫明該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如果是其他組織,應當寫明該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第二部分是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第三部分是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狀準備好之后,要在法定上訴期內交給人民法院。
具體法律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二、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第一,訴訟客體和訴訟目的不同。行政訴訟的客體是行政爭議,其目的是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法律救濟;而民事訴訟的客體是民事爭議,其目的是解決民事糾紛,保障當事人的民事權益的實現。
第二,訴訟主體不同。雖然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都是在法院主持下解決爭議的活動,但訴訟當事人法律地位有所不同。行政訴訟主體具有恒定性,被告只能是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一般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做行政訴訟的被告。民事訴訟就沒有上述限制,當事人的訴訟地位沒有恒定性,被告既可以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在民事訴訟中,既可以做原告,也可以做被告。
第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不同。行政訴訟中,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完全對等。例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起訴權,而作為執行公務行使職權的行政機關就沒有起訴權,也沒有反訴權。被告行政機關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負有舉證責任,而原告并不承擔此項舉證責任。但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的訴訟義務完全對等,當事人都對自己的主張負有舉證義務。
第四,可否適用調解不同。行政訴訟中,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部分禁止適用調解,法院在訴訟中不得調解當事人雙方爭議,也不得以調解結案。但在民事訴訟中,調解是一項重要原則,法院既可以調解的方式進行審理,也可以調解的方式結案。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政中如果出現了駁回上訴的情形,法院在處理的時候同樣會利用判決來進行確定,如果是屬于刑事案件的話,那么駁回一律都是利用裁定的方式處理,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只要合理、合法就可以進行使用。
行政訴訟駁回民事訴訟還可以么?
行政訴訟裁定駁回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質量有問題可以退房嗎
2021-02-04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