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調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可以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主持并促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協商解決的制度。調解原則作為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項重要原則,一直是司法實務界與理論界討論的焦點。那么,哪些案件需要在開庭前先行調解?即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是什么?本文整理了相關條文與知識,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調解貫穿民事訴訟始終的指導原則,可以將調解程序以法院正式立案為分界點,區別為立案前調解或稱訴前調解和訴訟中調解兩大類,其中訴訟中調解又可分為庭前調解和庭中調解兩種類型。庭前的先行調解范圍如下:
于先行調解的適用范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審級范圍,二是案件范圍。
審級范圍來說,先行調解的非訟性決定了它只能適用于一審程序,只能是法院正式立案前的一項獨立的程序。 這從“先行調解”的條文位于民訴法“第一審普通程序”一章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就案件范圍來說,雖然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只是規定為“適宜調解”的即可啟動先行調解程序,并沒有說明具體的“適宜”標準,但是并不妨礙我們從其他司法文件中尋找到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曾就于立案后法庭調查之前應當啟動調解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范圍做了大致圈定。借鑒這一規定,筆者認為先行調解的范圍應當包含:
1.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這類糾紛的當事人關系緊密,倫理性強,發生糾紛之前大多數都不是以法律規則為行事準則,而是道德倫理居多,同時對此類糾紛的處理結果通常會產生較廣泛的引領示范作用,以調解處之社會效果較好。
2.宅基地糾紛和相鄰關系糾紛,此類糾紛適用先行調解程序的原因基本與前一種糾紛相似。在此,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 故熟練運用習俗就使協商化解糾紛變得可能。
3.合伙協議糾紛。合伙是典型的因長期經濟合作形成的關系,當事人對未來關系的期待是將這類糾紛納入先行調解的案件范圍的主要原因。當然,這類糾紛中當事人也有可能并不打算繼續這種“人合”關系。但是不與當事人接觸,一般無法知曉當事人對未來關系的打算,所以先行將這類糾紛一概納入調解的程序中,如果當事人表示反對,立即結束先行調解程序,轉入立案審判程序。
4. 勞務合同糾紛和交通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這兩類糾紛通常易于查清事實,厘清爭議焦點,及時快速的解決糾紛并履行到位是當事人尤其是勞動者一方和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迫切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若干規定》中將工傷事故納入調解前置程序的案件范圍,筆者覺得不甚妥當。原因在于:工傷事故是屬于勞動仲裁部門仲裁前置程序的案件,因此在勞動仲裁時當事人已經就妥善處理工傷賠償進行了數輪協商,法院再行調解多是做“無用功”。另外,工傷事故的賠償標準因傷殘等級的不同而不同,專業性較強,再加上案件具體情況不同,適用過程中必然有一定的差距,開庭前當事人對此類事實的司法認定心中無數,組織調解不免缺乏基礎。即使是“事實清楚、責任明確”的工傷事故案件,由于雙方當事人在賠償方式上的立場不一致,調解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基于同樣的原因,筆者認為不適宜將工傷事故糾紛置于先行調解的案件范圍。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