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是由區別的,有的案件可能表面上看是屬于單位犯罪,但是其實是個人犯罪,這還需要依據具體的案件情況進行鑒別。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別在刑法理論上也有著爭議,那么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范圍區別是什么?本文小編就帶大家來討論一下相關問題。
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范圍區別是什么?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四種單位犯罪中以個人犯罪論處的情形
根據司法解釋,下列4種情況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應當以個人(自然人)犯罪論處:
1、無法人資格的獨資、合伙企業犯罪的。
2、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
3、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
4、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
即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進行犯罪、是否是為了單位的利益犯罪以及是否屬于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的犯罪行為。一般屬于這三種犯罪情形的,即可認定為是單位范圍,其犯罪行為應該由單位承擔,追究單位的法律責任。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