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對雙罰制主要采取的是雙罰制,但是我國的很多人對雙罰制還不是很清楚,而且雙罰制對單位負責人和對單位內部其他人的處罰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容易有所爭議。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單位犯罪雙罰制怎么理解與適用。
(一)單位與自然人的處罰標準統一問題
刑法對絕大多數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處罰標準的表達形式是一樣的。如在數額犯罪中,往往都是使用“數額較大”作為追訴起點,但透過司法解釋筆者發現,單位犯罪的起點數額一般為個人犯罪起點數額的5倍,如第153條對單位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就明確規定了高于自然人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定罪標準。該條規定單位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的,偷逃應繳稅額30萬元才可構成犯罪,而對自然人規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的,偷逃稅額6萬元即可構成犯罪;另外還有2.5倍、6倍、10倍等多種檔次。這種差別巨大的處罰尺度,不符合適用刑法平等原則和罪刑相適應原則,影響對單位犯罪的打擊,其弊端是很明顯的:
(1)數額標準差距過大,導致處罰輕重差別過大;
(2)同一種犯罪,作為其本質特征的社會危害性的衡量標準應當是一樣的,倍數的規定使得社會危害性5倍到10倍之大的行為處罰卻較輕,使刑罰失去嚴肅性;
(3)在處理單位和個人組合的共同犯罪時,由于處罰尺度的區別很大,較難平衡同一犯罪行為中不同主體的量刑。筆者認為,應適當提高自然人犯罪的起點數額,同時降低單位犯罪起點數額,對單位和自然人確定相同的數額標準和幅度,以保持兩者之間的均衡,對自然人和單位不枉不縱。當前,有許多單位鉆法律空子,違法違規現象嚴重,又因數額較小而逍遙法外,這樣規定能夠更好的打擊單位犯罪,規范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的刑種問題
單位是一種社會組織體,具有犯罪能力,然而與同樣能成為犯罪主體的自然人不同,對單位的處罰只適用我國諸多刑種中的一種,即附加刑中的罰金刑,且單一的罰金刑的設置并不具體,給司法實踐帶來不便,并造成司法上的不公正。對單位犯罪處以罰金刑不但不足以補償社會因其犯罪所遭受的損害——通過對犯罪主體的嚴厲制裁而使被害主體得到精神上的安撫,而且與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相去甚遠。另外,犯罪單位為了逃避懲罰,可能會轉移或隱匿財產,在不甘心經濟上的損失時還可能繼續實施其他犯罪,以犯罪所得來繳納罰金,新的單位犯罪會由此產生。更為重要的是,罰金刑不足以抑制單位犯罪的欲念,對單位犯罪來說,不足以起到特殊預防的作用。[xi]罰金刑只能使犯罪單位失去了部分財產,而他通過犯罪所得到的利益可能遠遠比這部分財產要多。即便是加大罰金數額,也沒有消除單位犯罪的基本能力。在這種利害關系的比較下,已經犯罪的單位可能繼續犯罪,尚未犯罪的單位也可能步其后塵。
罰金刑雖然在懲罰單位犯罪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它作為一種嚴厲程度較低的附加刑,難以承受抑制單位犯罪的重任。對此,筆者認為,必須增加單位犯罪的刑種,建立起一套像自然人犯罪那樣的適用于單位犯罪的刑罰體系和完備的刑罰結構。
《法國刑法典》在總則第三編第二節中規定的適用于法人的刑罰有:罰金﹑解散法人﹑禁止從事職業性或者社會性活動﹑關閉用于實施犯罪行為的企業機構﹑置于司法監督之下﹑禁止參與公共工程﹑禁止公開募集資金﹑禁止簽發支票或者使用信用卡付款﹑沒收用于或者旨在用于實施犯罪之物或者犯罪所生之物﹑張貼所宣判的決定或者傳播該決定等10種。鑒于法國對單位適用的刑罰,再根據我國對自然人所設的自由刑﹑生命刑﹑罰金刑﹑資格刑,筆者認為,我國單位犯罪的具體刑種應設置如下:
1.單位犯罪的生命刑——強制解散
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絕不低于自然人犯罪,有些單位犯罪的危害程度甚至是自然人犯罪所不及的。因此,對自然人犯罪可以適用生命刑,對自然人犯罪來說,生命是必須的,對單位犯罪來說,生命刑同樣是必須的。如果在危害程度相同的前提下,僅僅因為主體的特殊性便可以不適用生命刑,顯然違背了我國刑法的公平正義原則。宣告解散是強制單位解散的刑罰方法,相當于對自然人處以極刑(死刑)的處罰方法。對于犯了嚴重罪行的單位,鑒于其嚴重的危害程度和惡劣的社會影響,宣告解散也就從“肉體”上消滅了犯罪單位。對單位處以生命刑,一方面可以起到預防和遏制犯罪目的,實踐證明,較輕的刑罰難以阻止單位犯罪的欲望,使越來越多的單位走上犯罪道路,執行死刑的恐怖效應,阻止了許多欲犯罪者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對單位犯罪適用生命刑,利用生命刑的最強烈的威懾效果,可以對單位犯罪達到最有效的一般預防效果。另一方面,對單位適用生命刑也滿足了社會要求,對有些特別嚴重的單位犯罪,社會危害性極大,社會為此已經不能容忍這些單位的繼續存在,因此必須令犯罪單位解散﹑破產。
2.單位犯罪的資格刑——禁止開展經營活動
資格刑是剝奪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權利的資格的刑罰。單位犯罪作為單位的一種活動,無疑都借助了單位的資格和權利,如果在單位犯罪之后,剝奪其與犯罪有聯系的那部分單位資格和單位權利,單位就無法再運用這些資格和權利進行犯罪,從而根除了單位再犯罪的可能性。這是對單位設置資格刑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單位犯罪都是在從事某種經營活動過程中進行的,比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單位行賄罪﹑單位受賄罪也是意圖從事經營或者利用某種經營活動而構成犯罪的,因而對單位犯罪資格刑的設置,主要就是禁止開展一種或者幾種經營活動。
3.單位犯罪的財產刑——沒收財產
單位犯罪的財產刑除罰金外,應當另外規定沒收財產。對單位而言,適用沒收財產刑也是必須的。一方面,適用沒收財產可以給犯罪單位以懲罰和教育,從而抑制單位再犯罪的欲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剝奪他們再行犯罪活動的資本,防止他們重新犯罪。
以上全文向我們清楚的展示了單位犯罪雙罰制的理解與適用,因為單位犯罪是以一個整體為單位的,所以處罰不能從單一的方面來判決,雙罰制是對單位犯罪的適用而產生的,所以我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是經過理智的判斷的。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石泉地方政策對土地林地流轉侵權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1-02-13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