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犯罪行為統稱為一大類,但是如果將犯罪行為進行細分,犯罪行為可以根據其不同的行為標準對其進行區分定義。其中一大類犯罪范圍屬于為單位犯罪范圍,單位犯罪的犯罪形式多樣,那么如何區分單位犯罪呢?什么是單位犯罪范圍?
研究單位犯罪自首,就必須正確界定單位犯罪的概念,并對其特征加以分析。
單位犯罪早在17世紀英國的《刑法》中就有規定,我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在我國刑事立法史上首開了規定單位犯罪的先河。1997年《刑法》首次在我國的刑法典中規定了單位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總則的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以及分則的相關部分。
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只是從犯罪主體范圍方面進行了描述,而從概念揭示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來看,這遠沒有揭示單位犯罪概念的深刻內涵,但同時它又為單位犯罪的理論研究及其實踐探討留下了廣闊的空間,正因為如此,學理界關于單位犯罪概念的學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單位犯罪就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所犯的罪,系個人犯罪的對稱。此種觀點認識到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也揭示了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但它實際上是對刑法條文的一種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單位犯罪即單位所犯的罪,這又犯了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有關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前一種觀點相比,該說區分了單位意志與個人意志,但它所說的單位犯罪只限于主觀上的故意,這與刑法中規定的少數過失的單位犯罪相背離。此外它強調的單位犯罪以非法利益為要件,無疑又縮小了概念的內涵。因此,在八屆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時候,由于其局限性而被否決。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此觀點克服了以上觀點的不足,明確地把過失犯罪納入其中,這與刑法之規定是一致的,同時也不限于以非法利益為要件,準確地揭示了單位犯罪的本質特征。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如果刑法沒有規定單位可以犯某種罪,即使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犯罪行為相符,也不能給該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定這種罪。
通過以上對于犯罪行為的分析,單位犯罪范圍是通過法律進行鑒定區分的,如果法律上未注明該種犯罪行為,那么如果企業通過法律打擦邊球也無法利用法律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單位犯罪范圍較難區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及時咨詢律師。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