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駁回訴訟請求 訴訟 訴訟費 訴訟保全 訴訟時效抗辯 訴訟離婚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法官最初審理案件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審程序,如果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進行二審。那么一審和二審的區別有哪些呢?除了這個時間界點外,他們還有哪些不同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性質不同。
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
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
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5、審理方式不同。
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7、審理期限不同。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以上就是對一審和二審的區別介紹,他們之間主要有七個方面的不同點,包括審理期限、裁判方式、審理方式等等,具體的內容各位可以從上文中進行了解。其中需要各位注意的是,對于二審的判決,送達當事人后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審不服如何上訴?
民事案件一審審限是多長
一審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