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是什么意思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馗嫒巳绻环?,可以申請復議。
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條件,只是從刑事案件的總體上作出的原則性規定,適用于所有的刑事案件,至于具體到某個刑事案件是否應當立案,還必須結合《刑法分則》規定的該種犯罪的構成要件來確定。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公安機關立案條件有哪些
法院立案時間是多久,需要哪些材料 ?
案外人撤銷權之訴的立案受理條件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12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